
一、什么是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实行原地和异地建设相结合,以原地安置为主,优先考虑就近安置。严格意义上讲棚户区属于政策并不是法律规定,棚户区,一般指简易房屋和年久失修房屋集中区,小区中缺少规划,导致宅院分布凌乱不均,斜路、死路、交叉路太多,房屋结构简陋,抗震、防火、防洪性很差,居住严重拥挤,配套功能差、小区环境差、道路泥泞、无任何绿化、无公共活动场地、采光通风差的集中居住地。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棚户区特点:居住容积率大、配套功能差、小区环境差、房屋年久失修。这也是我们判断我们的房屋是否属于棚户区改造的定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指出: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公益事业的定义。
二、什么是棚户区改造的具体流程:
1、国有房屋: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
(1)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2)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
(3)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4)对于征收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实地调查;
(5)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6)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7)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
(8)房屋评估;
(9)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
2、集体土地上房屋:
依据《土地管理法》、《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及各部委最高院司法解释相结合的方式:
(1)公布拟征地公告;
实施单位:区县级主管部门;内容:拟征地项目、四至范围、补偿方法、安置途径、评估机构的选择等等。
(2)入户调查:
调查:土地及房屋权属、面积、地上附着物、装修等等。调查后签字确认人手一份。
(3)听证会:
红线范围之内的权属人参加,并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签字摁手印(报批征地批准必备手续)。
(4)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
内容: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5)做出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公告:
内容: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装修补偿费等事项。
(6)开听证会:
内容:讨论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并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签字摁手印上报市县区政府,并报省或者国务院备案。
(7)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