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马上停产的原因:
马上停产可能发生在拆迁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关停当中。原因在于马上停产是征地拆迁的一种手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法部门不可以对个人采取断水断电措施,但是对企业却可以,断水、断电、断路等措施一实施,企业必然面临马上停产的状态,从而促使其搬迁;在关停中也是如此,将马上停产作为关停企业的手段。
在实践中,企业面临的马上停产,可能是政府或是环保部门发的处罚决定、整改通知等。
二、对方如何做:
第一,可能会采取断水、断电、断路的措施。实践中,征收方采取这种措施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间歇性断水断电影响生产,从而逼迫中小企业进入谈判,征收方在谈判过程中以恢复水电为条件要求中小企业承诺在多少日内停产,另一种是直接全部断了,使企业陷入停产状态,进一步达到早日搬迁的目的。
第二,给中小企业施加巨大心理压力,常采取的办法是多个部门同时执法,比如环保部门以环保为由,规划部门以违建为由等都发送关停处罚决定。
第三,对方也可能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比如向土地原所有权人或是使用权人施压,促使其与用地企业解除合同,这也是实践中的惯用伎俩。
三、企业如何做:
首先,企业要确保是否有马上停产的理由,比如环保、安全等,如果有应当采取积极整改的态度,因为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企业有整改期限,整改期限结束后要验收,验收完毕合格可以要求恢复生产,如果企业无关停理由,那么对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企业要小心。
其次,如果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有明显的打砸行为,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时,企业要保留证据。
此外,要审查执法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了法律的规定,在程序上是否有瑕疵,如果执法程序有瑕疵,企业要抓住这个漏洞作为谈判的筹码。所谓程序上的瑕疵是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比如调查人员没有进入企业调查就做出了决定,也没有企业申辩的程序。
众所周知,马上停产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尽量避免马上停产的局面,首先争取暂缓停产。争取暂缓可以赢的缓冲时间,将手头紧急的任务在暂缓期限内完成,从而降低损失。其次,企业如果陷入马上停产已经不可挽回要努力争取恢复生产,方法同暂缓停产。最后,提醒广大中小企业不要忘记使用传统的做法,即审查征收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及行为,看其是否有违法点。
(采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