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产权证书:
正如上面小编所讲,有的安置房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办理产权证书的,购房者在购买安置房之前,一定要针对安置房的性质和年限了解清楚。安置房产权与商品房有很大的区别,这一点购房者一定要明白。
2、交易时间限制:
一般安置房的交易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其买卖过程中不可预见风险就会越多。如上文提到的第一类安置房卖方要在五年后才能交易过户,这中间出现不可预见因素和纠纷的可能性也大,如卖方因房价上涨而毁约、卖方死亡、房屋被抵押、被查封等风险出现,这些风险都会给买方带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麻烦。
3、利润限制:
由于安置房的售价明显低于商品房,有的开发商在修建安置房的时候会缩减建造成本,影响房屋质量和居住环境。生活中,大多数的安置房小区与商品房小区对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外观和绿化。安置房的绿化率低,小区内景观简单,多为草坪、硬质铺装等造价成本低的设计。物业管理上也不如商品房小区规范、严格,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会打折扣。
4、共有产权人:
有些拆迁安置房也许还存在房屋共有人,而共有人也是房屋交易中风险的制造者,他们找合同的漏洞逃避法律责任追求己方利益,或为合同的履行设置障碍。而拆迁房买卖合同在订立时来源就很明确了,权属也清楚,如果拆迁户主张合同无效,那么这种行为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会给安置房买卖带来风险。
5、税费风险:
很多安置房的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税费承担主体及方式,或者因为买卖期限较长导致国家政策变化产生了新的税费,从而可能导致买卖双方因税费争议而产生纠纷。另外,安置房在过户时可能需要补交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双方也应对此进行明确约定,防止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采晴整理)